20201119-宗教學與數位工具讀書會

回覆文章
liu0317
文章: 11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15, 2021 4:24 pm

20201119-宗教學與數位工具讀書會

文章 liu0317 »

宗教學與數位工具 讀書會,第三場

主辦者:衛易萱
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博士後
兼任宗教所助理教授

時間:2020年11月19日,14-16
地點:百年樓330211教室

主講人:洪振洲教授,法鼓文理學院圖書資訊館館長
主題:「如何開展你的數位人文研究」
摘要:所謂的數位人文,意指利用資訊科技於人文研究資料的梳理之中。希望藉由電腦能夠精準處理大量資料的特性,為傳統人文研究所關注的問題,進行大規模的處理,希望能找出前所未見的現象與解釋。這樣的願景,近年來吸引了不少人文與資訊學者的投入。但跨學科的合作,總時需要長時間的相互磨合,難以一蹴可幾。實際上,若要做出成功的數位人文研究,研究者(團隊)通常必須精通人文資料的特性,能駕馭所需的資訊技術,並找出能以電腦運算結果解釋的人文重要問題。要齊備以上三者,實際上並不容易,而這還不包括實際進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些困難,也導致截至目前為止,學者們還沒有辦法為這們技藝的主要進行方法與標地,給一個完美的定義。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卻同時看到越來越多成功的數位人文案例,出現在各領域的學術會議中。不過當我們細看這些成功案例,我們也常常會發現到,這些成功的數位人文成果,可能因為資料與研究問題角度的不同,而難以複製於另一研究上。這樣的情況,也造成進入此研究領域的巨大門檻。對於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新興人文研究者而言,似乎有種越想嘗試了解各種數位人文資源與工具,但對這些工具的認知確越來越混亂,卻感覺知道越多,越發不知道工具間的差別以及自己該如何應用於研究之中。
  在本次演說中,演講者以自身投入數位人文研究領域十多載的所累積相關研究經驗,系統化整理出數位人文研究的核心步驟與觀念重點,並進一步針對如何進行數位人文研究,給予粗淺的幾個建議。希望藉此引導新加入或想加入此領域的研究者,找到進行數位人文研究的正確切入點以及合宜的研究方式,並進一步做出成功的數位人文研究。

本場次「宗教學與數位工具」讀書會歡迎法鼓文理學院圖書資訊館館長洪振洲教授來政大演講,洪教授介紹的人文學者怎麼可以把他們的研究問題整理出電腦可以處理的方式,尤其強調把資料變成「表狀」是數位人文學的關鍵。人文學者要考其人文學的背景才可以做出數位人文學的分析,資訊技術雖然最近一直在發展中,但是AI等技術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取代人文學者的工作的地步,無把建立學術假設、提出有意義的研究問題,亦無法一下次作多層次的分析。人文學者與資訊技術的合作仍然要依考人文學對資料的了解以及其對數位工具能力的了解。
  首先,人文學者要判斷,眼前的研究問題要選傳統或數位的人文學方法:如果資料量偏少,不用數位工具可能還是比較快,這要考人文學者對資料的了解與判斷,但人類無法做大量數據的分析,數量很多可以用數位技術解決問題,從量化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傳統人文學,只要有問題就可以用腦袋解決,但數位人文學要問題問對了才有辦法用電腦算出來。從資料來源來思考,然後用數位平台如CBETA提供的數位工具來做個參考,但要回答研究問題必須另外找到適當的數位工具。目前最多電腦可以處理的資料格式是表格,如excel表,所以人文學者要想辦法把資料整理成表格狀態,但如果不用人文學者的判斷力無法找出有意義了表格類別。因為人文學的資料大部分(除了歷史學的資料庫已經非常規範化以外)沒有用表單狀態記載,類別的工作還是歸人文學者本人的判斷力,有意義的類別才可以做出有意義的結果。
  洪教授介紹了不少數位人文學研究的例子,如已經接近表格狀態的CBDB資料庫;台大歷史系副教授許雅惠的〈北宋晚期金石收藏的社會網絡分析〉(《新史學》,第20卷第4期(2018年12月),頁71-124),身為傳統人文學者,她為了做出最後的社會網絡分析圖才找出適合套用在她資料上的數位工具;政大理學院劉昭麟教授,分析《全唐詩》的詞彙。電腦找詞很容易,但解釋用詞的意義還是要考人文學者的分析能力;成功大學邱詩雯教授,〈治要與成一家言:論《群書治要》對《史記》的剪裁與再造〉(《 成大中文學報》2020年3月)),翻譯者與作者的風格分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Michael Stanley-Baker(徐源)教授用MARKUS標記工具分析《本草經集注》裡面的醫療訊息。
  最後,洪老師介紹數位漢學幾個重要的平台與工具:(1)原始資料:CTEXT、 CBETA、Kanripo、CBDB;(2)彙總資料:MARKU、中研院數位人文平台、名稱實體辨識工具、人工智慧;(3)資料分析、比較與視覺化:R、Python、QGIS、Google MAP、GEPHI、Pakjek、DocuSky、中研院數位人文平台。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