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讀書會紀錄

回覆文章
iapsianchin
文章: 19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06, 2020 11:33 pm

第三次讀書會紀錄

文章 iapsianchin »

第三次讀書會

「祖國的遺威」

「馬華公會」是馬來西亞政黨之一,簡稱「馬華」。黨內幾乎都是馬來西亞華人,自建國以來一直都是執政黨的位置,直到2018年馬來西亞政黨輪替,馬華才第一次下野成為在野黨(反對黨)。在馬來西亞,內閣議會制度(多黨制)需要拿到一定比例的議席,也需要聯合其他政黨才可以執政。

中華民國透過馬華公會長期維持台馬兩地關係,並長期實施「僑教政策」。當時候國民黨會提供名單,希望透過馬華公會跟馬國政府的聯繫來「監督」一些學生。

1949年,馬華公會成立。一開始他們是服務機構形式經營,包含管理新村、發行彩票等,1951年才轉型成為政黨。巫統創辦人翁嘉化離開「巫統」,創辦馬來亞獨立黨,因沒有邀請李孝式而與馬華公會宣告合作破裂。馬華轉為與巫統合作,直至今日。

馬來亞獨立以前,國民黨在新馬地區已頻頻活動。從一開始的南洋同盟會,革命份子及南洋文人都想要取得南洋「僑胞」的支持,來「用僑、愛僑」,奉獻「祖國」。包括當時候的南僑機工「回國」服務,便是如此。

國共合作抗日,新馬華教課本出現「左傾」的內容,英國人為此不樂見。戰後英國人回來馬來半島,宣布外國人無法參與馬來亞政治事務,國民黨便被列為非法組織。

1950年,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進而激發馬華公會內部存在已久的「省籍鬥爭」(土生華人及新客華人)。

新客華人比較晚抵達馬來亞(民國時期),國族認同傾向中國。土生華人和新客華人是脫節的,包括語言、文化方面有不一樣的出入。其中,許多新客華人具備國民黨背景(在英國人禁止國民黨活動以後加入馬華)。但是,土生華人希望「落地生根」留在馬來亞,新客華人則主張雙重國籍(屬人主義)。

當時候,劉伯群還送「金劍」給蔣介石示意。敦林蒼祐醫生原本也是國民黨人,但之後轉移路線,將自己本土化。

———

陳駒騰、徐瑛

「為黨國發聲」

華僑的稱謂,各國詮釋及定義有差別。在菲律賓,當地華裔仍然叫自己叫華僑,因為當地華人因循稱自己為華僑,而且在菲國獨立初期,並未讓許多華人得到公民權。曾經,印尼華人在身份證上,有(外來)印尼公民的標誌,這一項特徵在2000年以後廢除了。

中華民國在退出聯合國以後,國民黨開始遷怒海外中文媒體以及海外華人。

陳駒騰是一位思想左傾的僑生,回去「僑居地」的時候沒有好好為「祖國」效力,因此被國民黨政府稱為「忘恩負義」的「僑生」。但陳駒騰說,當時候其實是靠美援來讀書的,根本不能稱之為「忘恩負義」。
徐瑛(模里西斯)在先於中國大陸留學。1967年從東京轉機時,有朋友建議他到台灣轉機。但他在台灣因為參加一場有蔣介石的聚會時,當場希望中華民國把稱中國大陸的「匪」字拿掉,因而被判罪15年。

菲律賓和國民黨政府關係密切。但過去菲律賓華文報《商報》鼓吹菲律賓華人效忠當地,成為了國民黨大使館的眼中釘,這家報紙也被稱為「親匪」的媒體。

國民黨在新馬被當作非法組織,但在菲律賓的滲透力仍強盛,且菲律賓作為美國基地,有三千多人被遣送「回」台。

———

「廢除僑委會」

中華民國政府錄取「僑生」,與尼克森相關。僑教政策跟心繫祖國的思想相關,但學生們往往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是學費便宜而來。泰緬學生有些是國民黨遺軍,中華民國政府覺得有義務照顧他們。即使現在,他們已經沒有所謂的低素質問題,但依舊被標籤化。

僑生被看待成台灣本國國民,1966年台灣教育部讓「僑生」參加暑期集訓,變成強迫學生接受軍訓思想。當時候,張火森抗議馬國華裔公民不應該去參加軍訓。他在暑假回馬,再回國後被禁止入境,也被列為高信(時任僑委會主委)的「共產黨人」名單之一。

強迫華人參加軍訓,是一種種族主義、血統主義色彩來效忠中華民國。張火森當時候是唯一一位公開抗議的馬來西亞學生。

馬華公會曾經對此說明,僑委會干涉內政。東姑開了記者會控訴中華民國政府讓華人來台深造表忠誠,馬來西亞駐台領事館爭取豁免華裔學生接受軍訓,也對在台大馬人提出警告不能參加軍訓,否則撤銷國籍。但中華民國政府仍然在控制海外華人,當時候馬華公會陳修信指出唯一辦法,就是廢除僑委會。

但僑委會表示,這是外國干涉中華民國內政。

當時候被迫參與軍訓的大馬人阿里,和幾位馬來西亞學生因為沒有對蔣介石肖像敬禮而遭審訊,差點「被白色恐怖」。當時候他們還遭遇軍官用槍枝指著額頭、師大學生受到毆打等,這樣的例子其實可能還有很多。

1970年代,取消了強迫「華僑」參與軍訓課,但開始開辦「海青會」。

旅台同學會原本也不能成立。斷交及退聯之後,沙巴、沙勞越、馬來西亞旅台同學會一直想要成立。但當時中華民國政府認為,「僑生」既然是回國升學,何必成立同學會?

———

「左派讀書會」

國民黨當時候偵破旅台大馬人五人讀書會,原因是認為他們思想左傾。

當初有「鎮海計劃」,來鎮壓海外華人的思想。國民黨會去徹查讀書會,是因為認為他們私底下開左派讀書會,閱讀柳宗元等左派的書籍。

《1960年達立報告書》奠定馬來西亞教育政策,正式讓大馬教育體系分水嶺。隨者體制的改革,分為「獨中」及「非獨中」、「國民型」及「非國民型」學校,大馬華教空間日益收窄,也可能日益「左傾」。當時候,蕭萬長建議馬國讓華人來台灣留學可以杜絕左派思想蔓延。

蕭萬長在僑教推動底下,很多華人來台唸書,緩解了當地的華人升學難題。但其中許多人根本沒有閱讀左傾書籍,但許多人反而在白色恐怖的冤案、錯案、假案的判刑被影響。


———

「同是天涯淪落人」

蔡勝添是個左派青年,他跟陳傳興有些通信。當時候,他們對台灣的社會現象作出批評,而當時候的國民黨政府卻產生疑心。

國民黨當時候把「左傾」和「共產黨」同為一掛,當時候陳傳興參加馬來亞勞工黨,因此被認為是可疑的。雖然勞工黨是馬來西亞合法政黨,但也無濟於事。馬來亞獨立之前,雖然英國也是反共(抗日的時候合作過),但他們並沒有左翼政黨當成共產黨在看待。反觀,中華民國卻把「左派」都歸納為「共產主義」思想。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