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讀書會紀錄

回覆文章
iapsianchin
文章: 19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06, 2020 11:33 pm

第二次讀書會紀錄

文章 iapsianchin »

中華民國的僑教政策與白色恐怖 
很多人以為,轉型正義是要清算特定族群,其實不然。實際上,當時還有外籍華人受難,若跳脫黨籍、黨派來看待白色恐怖,其實可以分為不同的脈絡討論,包括當時反共的氛圍。而在馬來亞半島、印尼的共產組織活動,也引起一些國家或組織的矚目,包括台灣。 國民政府所制定的「僑務政策」,其實是出於對共產黨滲透的提防。 中華民國體制下的華僑、華人,這些定義與身份認同的糾結,牽涉到跨國公民權問題。馬來西亞華人的國族想像,是彼此與其他族群共建國家。他們認為1957年獨立的馬來亞聯邦,是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代表」前往英國談判的結果。而1963年馬來亞又與新加坡、砂拉越、沙巴共組馬來西亞。因各族均有份參與建國,以此形塑「馬來西亞人」的主體性。 國民黨自居自由中國,握有道統,藉推動僑教政策統戰「海外華人」。在此前提下,本書的外籍人士個案在法庭、警備總部審判時,即使強調「馬來亞人」、「馬來西亞人」身份,仍被告知「你是中國人」而遭辦。 

陳欽生的案例
原本要到英國利物浦大學(Liverpool university)唸書的陳欽生,被朋友說服,改到台灣成功大學唸化學系,因為台灣的大學申請條件及手續都相對英國方便。 但來台留學期間,卻被誣陷成為美國新聞處爆炸案的嫌疑人,更在之後蒙受「共匪」之名,監禁於綠島多年。 他目前在人權博物館工作,寫過《謊言世界 我的真相》。多年來,他透過導覽員身份,告訴到訪者當年這些「匪諜」的血淚史。 

僑務和僑教政策的歷史背景 
「華僑」是某個時代的產物。東南亞研究巨擘王賡武表示,「華僑」字眼在1950年代就已經無法正確被傳統定義應用了。雍正期間放寬禁海令,但選擇私自出去的華人其實在皇帝(或帝國)眼裡是「罪犯」,是放棄當華人身份跟番夷勾結的對象。而在清末時,才有「華僑」的出現。 維新運動時期,康有為、梁啟超都有去過南洋為當地「華僑」進行啟蒙教育。有許多南下的南洋旅行者是愛僑、用僑之人。這些南下文人的著作也描繪了東南亞的「華僑」生活。如梁紹文《南洋旅行漫記》一書內,形容海外華人刻苦耐勞,然而裡頭也有許多東方主義、歧視性的描寫。包括針對馬來人是懶惰的民族一說。 「你們那邊有沒有排華?」這是許多台灣老一輩的人,對東南亞的疑問。 「排華」,是許多獨立的事件,不應該被當成集體事件。而「反中」,也不是排華,這些事件並不能作本質化理解。 20世紀初中國開始「用僑」,也設置領事館。清朝末年,革命運動興起,讓清朝的政權開始感到害怕,而當時這些在南洋的「領事館」,其實也有監控海外華人的社會的角色。 二戰以後,許多殖民地開始獨立,「華僑」社會也開始慢慢變成「華人」社會。1955年的萬隆會議,對當地「華僑」作出清楚定義,中國也鼓勵當地「華僑」入籍當地,1958年便阻止「歸僑」回去中國了。 反觀,中華民國政府卻繼續使用血統定義是否「華僑」。除非主動放棄國籍,否則就是中華民國公民。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以後,才取消了《國籍法》對海外華人的身份爭議。 值得討論的是,中國現在也在慢慢使用「僑務」的方式對待各大國家的華人作為「用僑」。這取決於中國政府透過經濟及媒體手段大外宣以及統戰的成功,而這樣的模式,是否能夠視為新一波的「僑務政策」? 

 鄔來的「歸僑」案例
鄔來,是一名歸僑(回到中國)。他是馬來亞第二代華人,母親曾告訴他「你是中國人」,建立起他的民族意識。因此,他長大後決定「回去」看看1949年後的「新中國」。 後來當他擬從澳門進入香港,回馬來西亞探望生病的母親時,國民黨特務表示能安排他到港,結果卻將他送到台灣,因為特務誤以為鄔來握有重要情資。來台後,他因無意中寫下的一段話被檢舉而遭受牢獄之災。 當時在香港有「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專門「救濟」中港澳的人。此機構也幫助不少逃港者入台,申請者往往要把自身在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經歷寫得很淒慘,加強獲准到台灣去的機會。

 「逃港僑生」案例 
陳瑞生,新加坡人。當年藉由「大陸逃港僑生觀光團」來台。但後來卻被國民政府誣陷為共產黨員。 過去有一段時間,新加坡人民行動黨被認定比較左派,因此誤被連結為中共活動。雖然,「左派」不一定是共產黨,但當時候的氛圍很容易把左派錯誤詮釋為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自治時期人民行動黨作為議會野黨,比較有左派的勢力,林清祥與李光耀的關係後期水火不相容,就是因為前者帶有「左派」思想而被清算。陳瑞生即因與行動黨有所往來而被懷疑。 陳瑞生帶著中國認同到廣東,但可能是因為「知識青年上山下山運動」,他不願意下鄉服務被學校開除,成為「逃港潮」的一份子。當時,「知識份子」都被打成右派,所以在中國大陸好些讀書的僑生逃到香港去。在「救總」的協助下,陳瑞生加入觀光團,希望「回來」「自由中國」繼續讀書。 1958年「八二三砲戰」後,加劇了國民黨的不安,中華民國開始不信任「僑生」,也安排職業學生在其中。陳瑞生被安排在板橋華僑中學,被其他同是「僑生」的同學(可能是職業學生)指為中共同路人,也因此被國民政府逮捕。 當時,馬來西亞所能夠接收到的資訊相對比台灣多,特別是中國大陸的狀況。這些「僑生」更容易知道中國大陸的資訊,也更容易被誣陷「為匪宣傳」的罪名。 

陳團保的案例 
陳團保是新加坡人,因為認同中華民國理念與反共立場者,獲得僑委會保送,來到台灣唸書。畢業以後回去柔佛教書,但再次來台後卻被誣陷入獄。陳團保被逮捕時,國民黨第三組雖曾為他陳情未果。諷刺的是,這麼一個反共的人,竟然會在台灣以「共匪」之名被捕。 1960年代兩國(中華民國與馬來西亞)有領事關係,並針對共產黨活動有情報交換。陳團保曾在馬華公會活動過,也在新加坡和左翼團體有衝突,因此這些經歷都能作為辯護時很有用的證據。但,雖然大力辯解馬來亞公民的身份認同,最後仍被官方認定為「中國人」而受難。 這樣的逮捕行動,其實是侵犯國家主權(馬來亞、新加坡)的行為。 

小組討論精華 

華僑、華人、華裔? 身份認同,應屬於流動,因為歷史記憶會不斷改變。因此華人不華人,不一定是刻板的框架。 針對鄔來寫下的那一段話,當下他的心情/認同如何?當各種身份被建構,「僑生」的身份其實也是被各種有心人士所建構的,因為以前的框架,不一定可以適用於現在。 「僑生」字眼,背後有許多歷史所遺留下來的包袱。就像很多南洋華人祖先,確實會認同自己是中國人。 如今在馬來西亞,來台唸書選擇「僑生」或者「外籍生」其實已經化為一種實用主義的代名詞了。有些升學輔導老師會勸導成績較好的學生使用「僑生」身份到台灣唸書,因為這個身份唸國立大學比較便宜,申請手續也相較簡單。此外,也因為名額較少,「被錄取了有比較優秀的感覺」。 但是,在「一日僑生、終生僑生」的制度下,學生沒辦法中途更換身份。 在這多元開放的年代,台灣對於馬來西亞人來台升學應該要有更宏觀的論述。若馬來人、印度人來台唸書,那他們是否可以申請「僑生」身份?其實不行。這樣的入學方式反而限縮了讓各族馬來西亞人來台唸書的框架。
Raymond說,在海洋大學有兩位馬來人,沒有參與旅台同學會,更不了解僑委會的政策。他們彷彿以外籍生的身份被遺留在體制外,也沒辦法在相同脈絡下了解「僑生」與「外籍生」的差異及處境。 身份和認同需要與時俱進。1990年代初,台灣還存有反攻大陸的論述,也宣導要好好慶祝「光復節」,希望解救大陸同胞......此等論述,應該要與時俱進,並適時調整,才不會變成既定意識形態的枷鎖。
 
 
附加檔案
201024_001.MP3
(149.48 MiB) 已下載 84 次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