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書會紀錄

回覆文章
iapsianchin
文章: 19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06, 2020 11:33 pm

第一次讀書會紀錄

文章 iapsianchin »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東南亞華人受難者」讀書會
第一次聚會日期:2020/9/24
時間:12:30-14:00
地點:百年樓330204教室    

       本次讀書會的書目是杜晉軒的新著《血統的原罪:被遺忘的白色恐怖東南亞受難者》,這本書並不難讀,由一些東南亞華人受難者個案構成(也包含少數其他區域的華人),書中穿插中華民國僑務政策和僑教政策的緣起脈絡,有時則是夾敘夾議,對前述政策不當的血統主義、屬人主義提出批判。同時本書述及馬來西亞政府與執政黨對前述政策做出的反應,尤其是要求「僑生」參加軍訓,此舉嚴重干預對方內政。也提及在那個東亞和東南亞瀰漫反共、恐共氛圍的時代,這些東南亞國家對國民黨控告、逮捕該國華人公民甚至羅織入罪時做出的回應。   
      主持人葉先秦簡介了讀書會以及本書的問題意識。首先,這些個案讓我們瞭解,白色恐怖的受難者並非只有特定省籍、族群、政治立場的人;正在進行的轉型正義工程也不是針對特定省籍、族群、政治立場者的清算、報復行動。例如1949年的七一三澎湖事件,受害者就是一批山東流亡師生,涉及酷刑、逼供、殺害,被稱為外省人的二二八。此外,白色恐怖時期也有不少外籍人士遭受牽連,其中以東南亞華人為眾,這些人包括「歸僑」、留學生、媒體人、左翼背景人士,其中最多的是馬來西亞人。而這些必須放在當時整個區域性的恐共、反共脈絡去理解,不只是台灣一隅。例如1960年代印尼的「排華」屠殺,其實是「清共」而將許多華人牽連進去。因為中華民國國籍法的血統主義,以致境外華人仍被視為「中國人」,除非特別申請放棄中華民國國國籍,否則這個身份將如影隨形,即使已有他國國籍亦然。因此,這些白色恐怖時期被誣為匪諜入罪的東南亞華人被當成本地人處置,聲稱他們是中國人,中華民國政府有權予以判刑。這些外籍華人甚至被「褫奪公權」。直到2000年國籍法修改後才排除這種血統主義的荒謬沉痾。   
       其二,對僑務及僑教政策的再思以及對「華僑」、「僑生」字眼的商榷,杜晉軒認為這為台灣人指出一個錯誤的國際觀,視他國華人公民為「僑胞」、視土生土長的母國為「僑居地」,因而僑委會宣稱中華民國有四千萬「僑胞」,事實上絕大多數都與台灣無關,也已是數代的他國公民。葉先秦提到,根據王賡武的研究,明清在境外居住、經商的華人被朝廷視為流寓、犯罪者,且自絕於「王化」,至清末才被稱為「僑」和「華僑」,並趨於正面。清末民初時期更有部分南洋旅行者以「用僑」、「愛僑」的態度看待「海外華人」。「華僑」是一具有特定時間跨度的詞,不能上溯至清末以前的「海外華人」,也不能夠稱呼二戰以後稱為各國公民的東南亞華人。但葉先秦也提到,有些東南亞國家不像馬來西亞(在場參與者有眾多馬來西亞同學)在獨立建國前就以「社會契約」之名,放寬華人和印度人公民權資格,換取承認馬來人主權和一起建國的參與。像菲律賓和印尼,在好些年間沒有廣泛給當地華人公民權,故這些華人常自稱「華僑」,因其地位確實像僑居者。但他也提到現在已不是如此,例如印尼在哈比比上台後,對華人一些相關禁令已解除,視華人為本地族群。現在不宜再稱呼東南亞華人為「華僑」以及稱呼東南亞華人留學生為「僑生」。葉先秦也解釋為何有這麼多東南亞華人來台讀書。以馬來西亞為例,一方面是國內教育政策在大學學額有固打制,導致「非土著」學生較難申請該國本地國立大學,只好去國外發展,而台灣的學費和語言比較「友善」。同時,不少華人是就讀未在政府編制內的獨立中學,即是1960年代教育法令頒佈後未接受收編的華文中學(接受收編的稱為國民型華文中學,只有華文科是使用華語為媒介語,其他科目使用馬來文和英文),其畢業後的「統考」不受馬來西亞教育部承認,不能申請本地大學,故往他國發展,而台灣學費較低廉,加上「僑教政策」使得「僑生」能以台灣本地學生的學費就學,又是以中文為媒介語。故有不少獨中生來台留學。多以僑生身份來台,但2010年後也有不少以外籍生身份來台就學者。他強調,今日「僑生」在意義上已成為華裔學生來台讀書的入學管道之一,對許多華裔留台生來說並不具有「僑」的實際認同。僑教政策建基在血統主義以及滯後的國籍法之上,目的是與對岸爭取「中國」的「道統」,索討「海外華人」對作為「祖國」的中華民國的忠誠。是一種針對「海外華人」的統戰。僑教政策背後還有美國和美援的支持,旨在冷戰的反共需求下,控制、教育東南亞華人,使其不會被共產主義影響、吸引,也減少去中國大陸留學的機會。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在1958年就華僑和華人有清楚區分,也不再接收「歸僑」,而視其為他國華人。葉先秦提到,新南向政策啟動後,還是有不少學校在海外招生方面未脫早年僑教政策的框架,對於馬來西亞,仍只前去招募華人或獨中生。這都是僑務、僑教政策留下的遺緒。   
      接著是本讀書會的動機。首先是喚起對台灣自身與東南亞歷史關係的重視。台灣除了曾是南島語族社會,荷西的殖民也讓台灣與東南亞一度在同一地緣政治。荷蘭殖民台灣時並未以此為中心,而是整個東印度殖民地的邊陲,台灣在行政上還屬於巴達維亞長官公署管轄,若鄭成功未驅逐荷人,台灣今日可能是印尼最北邊的島嶼;西班牙佔領北台灣前,即視台灣為菲律賓群島的一部分,後來屬馬尼拉新西班牙都督府管轄。而台語裡面的一些例如紅毛、番仔等詞彙,其實都與翁佳音所言歷史上台灣、福建、南洋之間的大閩南文化圈有關。台灣人瞭解自己的荷西殖民史甚至台語時,都應該探出頭觀望當時的共時性連結,發掘與東南亞的關係,而非只是關注荷西在島內的殖民卻忽視兩國在亞洲更大的殖民版圖,並理解台灣只是這塊版圖的邊陲。而本讀書會談到的僑教政策以及白色恐怖時期東南亞華人受難者也被嵌入在台灣當代史中。其次,希望台灣和馬來西亞的同學能互相認識對方的當代史和社會脈絡。馬國同學須知為何有僑教政策,解嚴以前的台灣社會又是如何不同於今日的民主台灣;台灣同學也須認識僑教政策對馬來西亞主權、內政的干涉,以及馬來西亞的教育制度、民族政策和獨立初期的歷史,始能瞭解大馬華人為何捲入中華民國僑務、僑教議題。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