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讀書會會議記錄

回覆文章
pcwu112358
文章: 5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20, 2020 3:10 pm

第五次讀書會會議記錄

文章 pcwu112358 »

【第五次讀書會會議紀錄】

時間:2020/12/27
進度:《記憶的紋理》第三章至第四章

本次讀書會閱讀內容為李紅濤、黃順銘《記憶的紋理》第五章、第六章。由成員楊文喬、葉靜嘉負責導讀。

第五章〈線上公祭空間的生成〉

一、研究目標

作者們認為,相對於報導互動式的線上記憶形式具有較強的開放性跟參與性希望可以探討這些線上公祭活動構造出什麼樣的「祭奠空間」(memorial space)生產出那些歷史和紀念敘事?這些敘事和主導紀念文化及符號系統有什麼關聯?這類線上紀念活動如何體現新媒體時代集體記憶的生產過程?如何與傳統媒體運作相呼應?

二、對話對象 
  • 記憶的技術與實踐:在各網路平台催生出「網絡紀念」這一記憶型態……跟事件的時間差更短,還沒結束就開始紀念,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但也隨著時間流逝不再更新,甚至不復存在。記憶的民主化:賦予大眾工具跟主動權,不用靠國家
  • 戰爭紀念為例,與強調民族一心,上下團結的傳統紀念型態不同,網絡記憶空間可以容納更多的爭議與分歧;丹麥學者討論youtube殉職士兵;有別於官方的民間記憶、另類記憶,甚至反記憶。
  • 鑲嵌於社會技術實踐中。英國學者指出是新舊媒體的相互交織拓展記憶實踐的型態。是否能催生另類社會記憶,還取決於它們所鑲嵌其中的權力機構、社會系統與支配性的意識形態。
  • 鑲嵌性(embeddedness):Karl Polanyi、Mark Granovetter(反對理性選擇模式、反對社會決定論),「他們做出的有目的的行為鑲嵌於具體、持續運轉的社會關係中」
  • Sharon Zukin、Paul DiMaggio:三種鑲嵌性,「認知鑲嵌性」(心智的結構)、「政治鑲嵌性」(國家與法律框架)、「文化鑲嵌性」(文化,共同的集體理解)。本文偏向文化鑲嵌性,也提出「制度鑲嵌性」(技術、產業結構和相關制度的演化)。
三、研究方法與材料

三個案例:「國家公祭‧眾志成城」(新華報)、「紫金草行動」(南京廣電)、「我們的和平樹」(江蘇電視);材料:活動的文本、宣傳資料、主辦跟媒體的報導,訪問活動主辦跟參與者。

四、內容概述 
  • 獻花(加磚、點燭、查詢)與寄語(二十、五條:中華、國恥、先烈、烈士、歷史)。一半使用者選了「勿忘國恥,祭奠英魂」:高中時,老師上課說日本人的暴行……敘事以三十萬為核心、「表達祭奠與凝聚民族情感」、藉由寄語表達愛國主義。「線上紀念活動深深的鑲嵌於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文化和悼念政治之中。
  • 媒體:試圖將教育主題向網路擴展,擴大愛國主義在網民的影響(小粉紅培訓?)中宣部要求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商業利益(曝光度、形象)。媒體的競爭:雪松與二葉蘭、新華官方色彩重(動員、配額、回報)、南京江蘇靠自身的社群資源(例如明星)。
  • 人數規模跟黨政人物的參與還是要看各媒體自己的動員能力,但記憶生產形式則跟南京大屠殺還有國家公祭日的主導敘事相合。由此生產出來的公眾是在某種意義上承載南京大屠殺記憶的「民族共同體」(national community)。
第六章〈賽博記憶的協作與爭奪〉 

維基百科這種開放性的網路學術空間如何反映出各種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集體記憶? 作者對南京大屠殺在維基百科的條目的編輯過程做了詳盡的解析,但最後得到的結論,與想像的差不多,就是受害國與加害國人民之間的爭論、或是試圖以中立客觀方式書寫的人,與使用較果斷字眼的人的之間編輯戰爭等等。
 
這樣的研究的確反映出了,各種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集體記憶的面貌,但卻沒有跳脫出經驗法則,或許是這個章節比較可惜的地方。
 
但若是將焦點移至其他面向,比如說,這些維基的編輯者是誰?如果有其中有學術研究者和非學術研究者,他們在網路世界進行的交流,能否有助於推進與主題有關的研究?還有,編輯者有很高的比例其IP位址來自台灣,但作者沒有對這點進行解釋。
 
最後,整體來說這個維基百科的研究反映出了,目前沒有能對抗中國官方關於南京大屠殺敘事的「反記憶」,即使有人試圖提出如70年代前南京大屠殺敘事尚未成立的事實,也有人不能接受這種「事實的揭露」,其他像是檢討當時的國民黨,也被認為是「扯開話題」。但這些,若要嘗試了解南京大屠殺真實面貌,難道不也是重要的檢討議題?
 
總之,整篇研究反映出了中國官方記憶可說是成功地拓展到了民間記憶。
 
 
回覆文章